OA

安全环保

安全环保 > 精益包铝

从“15分钟”到“2分钟”的改变

发布时间:2020-07-21 浏览:2987 字体: 分享:

改善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企业尊重人、重视人的潜能发挥的平台,更是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,而且是企业技术进步、管理提升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。说到改善,我们的职工自然会想到合理化建议,但是它们却有着本质的区别:提合理化建议的立足点更多地关注于他人、他岗,给他人提意见与建议;而改善则不同,改善是企业干部员工眼睛向内立足于自我、立足于岗位、立足于问题的解决。

众所周知,铝电解生产具有较高的连续性, 而多功能天车是保障电解工艺连续生产的关键设备, 主要用于电解生产的打壳、更换阳极、下料、出铝、抬母线及电解槽大修等工作。因此减少多功能天车的机械故障,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铝电解连续生产的重要保障。

在多功能天车的诸多设备部件中,打壳机是电解换极的关键设备,换极过程中,使用打壳机开壳的过程占据整个换极80%的时间。而在日常生产中,为降低多功能天车故障率,节省换极时间,提高换极效率,需要定时为打壳机头加注润滑油进行日常维护,由于设计原因,一直以来,都是通过拆卸打壳机进气法兰来加油,加油过程繁琐,费时费力,每次注油维护需要15分钟,注油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,长期频繁的松动会造成“O”形圈、固定螺栓、风管损坏,既降低部件的使用寿命,又会增加设备的故障率。

针对这一现象,天车检修班班长吴晓龙组织班组员工进行问题攻关,经过讨论、现场实践,最后确定在打壳机供风管上方增加三通连接件、铜球阀,改变注油方式,在注油时只需打开铜球阀往三通处注油即可,注油维护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缩短到2分钟,操作更加快捷方便,而且同时延长“O”形圈、固定螺栓、风管的使用寿命,降低了设备故障率。

天车检修人员立足本职岗位,从设备维护的点滴改善入手,改变作业方式,从“15分钟”到“2分钟”的改变,更是我们生产效率提升的跨越。现场管理的目的绝不是“锦上添花”而是最终实现现场管理与生产运营、设备管理、安全环保管理的深入融合,持续推进现场管理向精准管理、精益生产深度发展。

小有所为,点滴改善,我们在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