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A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 > 包铝要闻

公司在中铝股份第二届“工匠日”发布会中荣获多个奖项

发布时间:2024-10-23 浏览:42 字体: 分享:

      近日,包铝在中铝股份第二届“工匠日”发布会上荣获多个奖项。

郭有军获得2024年中铝股份“名师”称号;许钟帆获得2024年中铝股份“高徒”称号;包头铝业国鑫创新工作室获得2024年中铝股份“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”称号。

郭有军,作为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物,带领团队锐意进取,成果斐然。在他的领导下,团队共开发科技研发项目11项,目前正主持和参与7项前沿科技项目。在铝合金新产品的研发领域,团队成绩卓著,成功开发出13种新型铝合金产品,其中7项成果已成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。

这些新开发的铝合金产品,品种繁多,总量超过600吨,为公司直接创造了230多万元的的经济效益。在此基础上,团队还形成了9项产业化生产技术,并针对C80敞车用铝合金撑杆生产制定了20项操作规程,确保了产品质量和效率。

在知识产权方面,郭有军及其团队表现同样亮眼,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项,其中发明专利高达5项。此外,他们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,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,企业标准2项,成功注册国家铝合金新牌号3项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。


许钟帆,作为一名杰出的技术人员,始终坚持“以学带干、以干促学”的工作理念,积极投身于技术攻关项目。面对化验项目中存在的“测不了、测不准、测不全”的难题,她巧妙利用现有仪器,成功开发了电解质锂盐、氧化铝激光粒度、电解质初晶温度、石灰石全元素测定等多项分析方法,填补了包铝分析能力的空白,确保了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化验需求得到充分满足。

在标准制定和实验室管理方面,许钟帆同样表现卓越。她积极参与企业标准的起草工作,共参与制定了7项企业标准。同时,她大力推进实验室ISO/IEC 17025体系的扩项工作,成功实现了煤炭领域CNAS认可的一次性通过,并获得了CNAS国际互认证书,为公司碳排放核算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。

在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方面,许钟帆身体力行,积极参与“师带徒”活动,将自己的技术经验无私传授给后辈。她在2021年和2023年分别参加了中铝股份的年度技术培训,并通过理论和实操考核,顺利结业。作为化学分析QC小组成员,她攻关载氟氧化铝中氟含量测定方法,成果显著,荣获全国有色金属行业(一级)质量管理小组和自治区一等质量科技成果荣誉称号。

在2023年“中国铝业杯”第十六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,许钟帆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操作技能,一举夺得化学检验员(有色金属检测方向)第一名,并成功申报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称号,展现了她在行业中的技术实力和卓越风采。


国鑫创新工作室,成立于2024年,汇聚了22名精英成员,其中包括1位高级工程师、2位工程师以及19位助理工程师。该工作室专注于推动企业的信息化与数字化进程,作为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,获得1项发明专利、9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3项软件著作权。

在2023年,工作室的辉煌成就得到了个人荣誉的映衬:杜国鑫荣获第二届“包铝工匠”称号,薛成被评为2023年度“包铝劳模”,而周嘉琦则在2024年“宁夏能源杯”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中,凭借其数字化建模的卓越技能,一举夺得一等奖。

同年,在第十六届“中铝杯”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叉车比赛项目中,国鑫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其科技创新优势,组建了专项研发团队。针对叉车比赛的裁决特点,团队研发了“叉车比赛智能系统”,并在考场安装了摄像头,实现了比赛现场视频监控的无死角覆盖。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比赛裁决的精准性,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。

近年来,包头铝业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劳动精神,通过参加技能大赛、参与科技研发项目、开展“师带徒”活动、成立创新工作室等多种形式,进一步提高生产、安全、技术等管理水平,为优化指标、创新操作、提质增效,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(原枫涛)